11月9日,在廣東省廣州市開幕的首屆中國國際綠色創新技術產品展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提出,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體系;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十一五”期間,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我國工業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動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我國工業綠色發展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增強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體系。加快構建產業結構優化、產業鏈完備、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可持續發展的工業體系。在鋼鐵、化工、有色、建材等重點行業組織開展“兩型”企業和工業園區建設試點工作,探索重點行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模式。
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嚴格控制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的新增能力;積極開展跨地區兼并重組,加快用先進生產能力取代落后生產能力,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培育一批技術先進、資源利用水平高、產品競爭力強的示范企業,帶動行業綠色發展。
以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循環經濟、低碳技術為核心,推進企業生產方式轉變。積極發展低碳技術和低碳產業,抓好傳統行業低碳技術示范和推廣應用。
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切實把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轉化成對節能環保低碳產業的市場需求拉動力量,全面推進節能環保低碳技術、裝備、產品、服務發展,促進節能環保低碳產業發展。
“十一五”期間,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我國工業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動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我國工業綠色發展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增強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體系。加快構建產業結構優化、產業鏈完備、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可持續發展的工業體系。在鋼鐵、化工、有色、建材等重點行業組織開展“兩型”企業和工業園區建設試點工作,探索重點行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模式。
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嚴格控制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的新增能力;積極開展跨地區兼并重組,加快用先進生產能力取代落后生產能力,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培育一批技術先進、資源利用水平高、產品競爭力強的示范企業,帶動行業綠色發展。
以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循環經濟、低碳技術為核心,推進企業生產方式轉變。積極發展低碳技術和低碳產業,抓好傳統行業低碳技術示范和推廣應用。
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切實把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轉化成對節能環保低碳產業的市場需求拉動力量,全面推進節能環保低碳技術、裝備、產品、服務發展,促進節能環保低碳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