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玻璃(沙河)品種在渤海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銷售。年產量達到9000萬重量箱,占據全國近20%玻璃產能的沙玻玻璃集團,將借助電子商務平臺的優勢助推玻璃產業結構優化整合。
傳統工業 在線擴大集群優勢
我國玻璃行業長期呈現出“規模小、分布散、效益低”的發展態勢。近年來,玻璃產業的市場增長點不再依靠產量擴大,而逐步轉向追求品質和功能的優化升級中。玻璃企業在應對傳統市場需求結構轉型升級的挑戰同時,還要著眼加速釋放“既有產能”,提高資產流動性,向高品質、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加工制品化方向發展。
如何推進玻璃產業聚集發展,化解產能過剩,使行業走上創新發展的轉型之路?
全國最大的玻璃生產基地之一——河北省沙河市找到了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沙玻玻璃集團以沙河市委、市政府促進全市經濟跨越發展的“一號工程”為契機,不斷挖掘潛力,拓寬發展空間,通過與渤海商品交易所的深入合作,將旗下“迎新、安全、大光明、長城、正大、德金、鑫利、元華、吉恒源、海生”共十個品牌的玻璃通過創新的現貨交易模式實現電子化交易,使傳統現貨市場與現代現貨市場形成無縫對接,充分發揮產業集群優勢,凸顯集團品牌效應,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此次雙方的合作也成為沙玻玻璃集團整合延伸產業鏈、優化玻璃產業發展的有力抓手。
龍頭企業 提升市場輻射能力
沙玻玻璃集團是玻璃行業轉型升級的典型,通過整合市場優質資源、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轉型步伐、優化產業結構等多項舉措,迅速成長為行業龍頭,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點。
在談到我國玻璃行業面對的生產剛性和需求周期性的供需矛盾時,沙玻玻璃集團董事長張生運認為,集團雖然已經是集研發、制造和銷售為一體的行業龍頭企業,但創新貿易模式,拓展銷售渠道仍是集團化解供需矛盾、緩解產能過剩、加快科技創新的重要途徑。渤商所的電子商務平臺,提供了實物交收、倉儲物流、質量監督等一系列完備的綜合配套服務,是一個公開、高效的現貨貿易平臺。
沙河市副市長王建江認為,沙玻集團在國內玻璃產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和地位,在優質浮法玻璃生產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實現了企業的跨越式發展。但隨著國家經濟形勢的轉變,沙玻集團亟需轉型升級,我們此次同渤商所合作,將在實現玻璃現貨電子商務交易、銷售渠道拓寬等方面實現突破,有力的促進沙河玻璃產業的轉型升級。渤商所創新的現貨交易模式和配套措施必將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