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玻璃價格走勢

2、玻璃動態
河北省繼續化解產能擬壓減平板玻璃600萬重量箱
2月17日,河北省工業穩增長促轉型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石家莊召開。
中國玻璃廠轉移產能瞄準東非市場
東非地區最大的玻璃制造企業--位于坦桑尼亞Mkuranga地區的非洲玻璃工業集團,目前正在開足馬力加緊施工建設,預計將于2016年底投產。這家由中國企業投資的玻璃生產廠瞄準坦桑尼亞和東非地區日益增長的玻璃需求,在投產后,預計日常量將達到600噸浮法玻璃,創造800個就業機會。該廠全部引進中國的玻璃生產線,到2017年底將實現年產浮法玻璃13.5至16.8萬噸的預定目標,投資總金額預計8000萬美元。
玻璃產能下降需求受制約
1月末山東海化濰坊堿廠的生產事故前后,北方地區的純堿價格普漲200元左右,在短期內純堿供應緊張。但長遠看燃料下降空間有限,故整體成本下降空間也不會太大。
澳大利亞對華浮法玻璃發起反傾銷復審調查
2016年2月22日,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發布公告,對來自中國、印尼和泰國的浮法玻璃產品發起反傾銷復審調查,涉案產品澳方海關稅則號為7005.29.00。應訴企業需在3月30日前提交本次復審答卷。原反傾銷措施將于2016年10月17日到期。
玻璃行業殘酷競爭產能縮減勢頭延續
總的來說,下游陸續放假,現貨產銷率低下和建筑需求回落使玻璃價格承壓,但近來產能過剩格局已有改善,過分低迷的市場必然刺激更多的企業加入冷修停產的隊伍。因此,多空交織下,玻璃難有趨勢性行情。
中國過剩玻璃產能輸出引起歐洲注意
目前,歐委會已經就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發起為期10周的網絡公眾咨詢。同時,在3月中旬,歐委會還將舉行一次“利益攸關方會議”,討論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影響。
高庫存制約玻璃爬升動能減弱
春節后,在黑色系商品集體走強的帶動下,玻璃期貨走出四連陽,一舉突破900元/噸關口。一方面,節后的現貨市場氣氛良好,貿易商紛紛提價;另一方面,房地產新政出臺,有利于樓市去庫存,從而提振玻璃價格。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整個行業的庫存水平仍在攀高,這對玻璃價格進一步上行將形成阻力。
玻璃供給側改革分析:淘汰+龍頭整合雙輪驅動
供給側改革不應限于高負債的鋼鐵煤炭、水泥、玻璃等建材行業的供給側改革,隨著兼并重組,產能去化加速以及地產行業的回暖,水泥、玻璃等低估值板塊有望為自己正名。
樓市漸蘇玻璃提漲但價格承壓受限
新年伊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住房城鄉建設部三部門聯合發文,調減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優惠政策的出臺進一步降低了房屋交易成本。同時,深受房屋高庫存重壓的二、三線城市也頻放大招,包括降低稅a費、鼓勵農民進城購房、推進異地貸款、提高貸款額度、放寬提取公積金條件等,不過,去庫存效果因地而異。不少二線城市消費者觀望情緒消退,銷量出現增長,但價格難以實現提升,而三線城市則受到人口凈流出較大的影響,房屋庫存消化尚待時日。
一噸平板玻璃虧100元去產能慢半拍陣痛持續
早在2009年,平板玻璃已被國務院列為六大產能過剩行業之一,成為淘汰落后產能的重點目標,但效果不佳。2015年平板玻璃產量73863萬重量箱,下降8.6%,但全國平板玻璃產能利率用為69%左右,較之去年還降低10%,而平板玻璃產能利用率合理區間為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