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0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宣城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光伏行業2023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在安徽省宣城市成功舉辦。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處長邢翼騰出席會議并致辭。
邢翼騰處長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光伏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一是裝機規模持續快速增長。上半年,光伏發電新增7842萬千瓦,占新增電源裝機的56%;截至6月底,累計裝機約4.7億千瓦,已經是我國裝機規模第二大電源,僅次于煤電。二是帶動固定資產投資效果明顯。上半年,光伏發電完成投資超過1300億元,約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資的50%,為后疫情時代經濟恢復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發電量不斷增加,消納利用總體保持較高水平。上半年,光伏發電量26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30%,平均利用率約98%。四是技術水平不斷進步。部分量產先進電池的效率達到25.8%,異質結、鈣鈦礦等新型電池商業化進程明顯加速。五是產業各環節特別是硅料環節產能充分釋放,行業價格回歸常態。
“十四五”以來,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已經進入大規模、市場化、高比例、高質量躍升發展的新階段,發展的思路更加清晰,發展的空間更加廣闊。為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不斷完善行業政策,優化發展環境,上半年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持續擴大裝機規模;
二是完善要素保障,優化行業發展環境;
三是以問題為導向,不斷解決發展堵點;
四是加強部門協調,開拓發展空間。
邢翼騰處長在致辭中指出,在取得一系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光伏行業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實現高質量發展仍有很大距離。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下,光伏產業國際國內發展環境日新月異,機遇與挑戰并存。
國際上看,一方面俄烏沖突加速了各國特別是歐盟國家能源轉型步伐,幾乎所有國家都意識到發展光伏等新能源不僅是實現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重要措施,更是實現能源獨立、保障能源安全的根本之策、長遠之計。另一方面,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出臺多項強有力政策,支持本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積極謀求產業鏈再造和全面本土化。
國內看,一方面,雙碳目標的提出為我國加快發展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凝聚了廣泛共識,新能源特別是光伏發電發展空間巨大、前景廣闊。另一方面,短期看,光伏產業上游擴產規模巨大,已經出現一些過熱苗頭,各地配置新能源項目強制捆綁產業,更加劇了亂象。今年上半年,光伏發電因疫情后項目集中投產等多方面原因,新增裝機規模大幅增長,電力消納及電網接入矛盾更加凸顯,行業大起大落的風險也在加大。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以及戶用光伏開發仍有侵害農戶利益等情況發生,需要進一步規范;隨著分布式光伏規模快速擴大,配電網承載力不足矛盾突出,分布式光伏參與電力市場已經提上議事日程等。這些問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動解決。
未來,建議從四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是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鞏固全球領先地位;
二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堅持系統觀念,更好融入新型能源電力系統;
四是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規范整縣試點和戶用光伏市場,促進分布式光伏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