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閉
  • "掃描二維碼,關注協會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 正文

專家解讀丨中國新型儲能:從規模化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8-19 來源:國家能源局 瀏覽次數:0

近期,國家能源局重磅發布《中國新型儲能發展報告(2025)》,報告研究了國際新型儲能發展形勢,全面梳理了2024年我國新型儲能發展情況,展望了2025年新型儲能行業發展趨勢,并總結了2021—2024年中國新型儲能發展大事記。作為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技術,新型儲能已成為能源革命與“雙碳”戰略目標實現的重要支點。報告從頂層設計、發展瓶頸與戰略布局等方面提出相關工作部署,為“十五五”時期新型儲能產業提質增速奠定堅實基礎。

一、頂層設計與產業實踐雙向賦能:規模化發展格局全面形成

(一)政策體系全面構建,體制機制創新釋放發展新動能

國家層面將新型儲能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明確其在電力系統調節中的法律定位,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發展新型儲能”列為重點任務。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出臺《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優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等政策,從并網調度、市場機制、技術攻關等維度形成“規劃—標準—市場”的政策閉環。地方層面,山東、廣東等17個省份裝機規模突破百萬千瓦,通過容量補償、現貨市場等機制創新,構建了“省級統籌—地市落地—項目示范”的實施體系。

(二)裝機規模躍居全球首位,技術多元化格局初步成型

截至2024年底,全國新型儲能裝機達7376萬千瓦,占全球總裝機40%以上,年均增速超130%,“十四五”以來規模增長20倍。技術路線呈現“鋰電池主導、多技術并行”特征:鋰離子電池占比96.4%,30萬千瓦級壓縮空氣儲能、10萬千瓦級液流電池儲能項目投運,鈉離子電池儲能、重力儲能、液態空氣儲能、新型水系儲能等創新技術發展突飛猛進。單站規模向10萬千瓦以上、時長2小時以上集中,華北、西北地區裝機占比超55%,華東地區增速突出,新增裝機占比提升8.6個百分點。

(三)技術創新突破關鍵環節,產業生態初具雛形

鋰離子電池儲能實現500安時大容量電芯量產,循環壽命達1.5萬次,浸沒式液冷技術實現溫差<2℃,安全性能大幅提升;壓縮空氣儲能攻克30萬千瓦級鹽穴儲氣技術,全釩液流電池電堆功率密度提升兩倍。產業規模方面,2024年儲能鋰電池產量2.6億千瓦時,總產值超1.2萬億元,正極材料、隔膜等關鍵材料產量同比增長超20%,電池級碳酸鋰價格逐漸回落并趨于穩定,電芯價格整體穩步下降,帶動儲能系統造價下降25%-44%。

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制約:技術與市場的雙重挑戰

(一)成本下降面臨邊際效應,經濟性模型待優化

盡管鋰離子電池儲能造價較2023年下降25%,但長時儲能(4小時以上)初始投資仍高,全釩液流電池系統成本鋰離子電池的1.6-2.5倍。可再生能源電價波動、容量補償機制尚未建立,導致部分項目內部收益率低。此外,新型儲能在電網替代、需求側響應等場景的價值核算體系尚未健全,制約多元化商業模式創新。

(二)標準執行與實施監管需加強

當前新型儲能標準覆蓋電化學儲能較多,如國標《電化學儲能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GB/T 36547-2024)》等新規強化了安全要求,已覆蓋儲能電站核心風險點,但執行差距折射出標準落地中的系統性挑戰。唯有通過“標準-監管-資源”三重發力,方能破解地方落實困局,避免安全事故重演,方能實現高安全、低成本、真實用的電池技術和產品。國際標準互認不足,制約我國儲能技術裝備“出海”,如歐美對構網型儲能的并網規范存在差異。

(三)產業鏈存在薄弱環節,協同創新待強化

鋰離子電池儲能的電解液、隔膜等材料雖實現國產化,但高端產品(如耐高溫隔膜)仍依賴進口。產學研協同存在“重研發、輕工程”現象,裝備制造與項目運營的協同效率有待提升。

三、引領全球儲能新范式:從“跟跑”到“領跑”的戰略路徑

(一)構建技術創新“金字塔”,突破長時儲能瓶頸

聚焦“短時長—中長時—超長時”全場景需求,結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新技術,推動鋰離子電池向寬溫域(-40℃-60℃)、長壽命(2萬次循環)升級,加快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產業化;突破100萬千瓦級壓縮空氣儲能、10小時以上液流電池儲能技術,推動長時儲能系統成本下降。依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建設“材料—裝備—系統—應用”全鏈條創新平臺,在青海、新疆布局百兆瓦級構網型儲能示范項目,驗證新型儲能對高比例新能源電網的支撐能力。

(二)完善市場機制“組合拳”,釋放多元價值空間

推動全國統一的容量補償機制落地,建立“電能量市場+輔助服務市場+容量市場”三位一體收益模式,允許新型儲能通過“報量報價”參與現貨市場,探索“儲能租賃”“共享儲能”等商業模式。研究新型儲能對電網投資的替代效益,在配電網瓶頸區域推廣“儲能替代變電站”應用,加快實現新型儲能參與電網規劃的經濟性評估體系全覆蓋。

(三)打造全球競爭“新優勢”,構建雙循環生態

依托“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儲能技術標準國際化,主導制定《構網型儲能系統技術規范》等國際標準,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在沙特、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布局“風光儲”一體化項目,輸出全鏈條解決方案,確立我國在全球儲能產業的主導地位。同時,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在海外建設儲能項目,帶動中國儲能技術和裝備的輸出,實現從產品輸出向技術、品牌、服務輸出的轉變。

新型儲能已成為我國能源科技自立自強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標志性領域,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轉型,不僅需要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的深度融合,更需政策機制與市場環境的系統優化。展望“十五五”,隨著新型儲能在新型電力系統中角色從“調節工具”向“系統樞紐”轉變,安全性和實用性進一步提升,綜合成本顯著降低,將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更具參考價值的“中國方案”。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05037132號-1
電話:010-57159706 傳真:010-88372048 聯系我們:glass@glass.org.cn

色综合小说天天综合网| 偷偷做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久| 浮力国产第一页| 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国产偷自拍视频|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在线毛片免费观看| 可以看女生隐私的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榴莲视频在线观看污|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a毛片免费全部播放完整成|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色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ww4545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综合| 在线jlzzjlzz免费播放| 亚洲色欲或者高潮影院| sao货水真多好浪好紧视频| 波多野结衣1048系列电影|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插|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大全|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美女张开双腿让男生捅| 日韩在线第二页|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中日韩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加勒比|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vr在线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