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對團體標準建設的重視程度持續攀升,各地也紛紛加大力度推進標準化工作。由于我國地域遼闊,不同省份在地理位置、經濟發展階段、產業結構及政策導向等方面存在差異,各省針對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制定的財政補貼政策也呈現出鮮明的區域特色。
這些專項補貼政策,不僅能激發市場主體參與標準制定的積極性,更能強化標準引領作用,助力產品質量與服務能力提升,加速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系統梳理全國主要省市的最新補貼政策,方便企業及時掌握動態,合理規劃標準制定策略。
華北地區
政策依據:《實施首都標準化戰略補助資金管理辦法》 團體標準補助:采用擇優分檔機制,分 20 萬元、15 萬元、10 萬元三檔,補助上限 20 萬元;若為京津冀區域協同標準,在對應檔次基礎上額外增加 5 萬元。 年度限額:同一單位年度內標準項目補助總額不超過 100 萬元。 政策依據:《天津市標準化資助項目與資金管理辦法(試行)》 國際標準:主導制定 / 修訂(含團體標準轉化),每項分別資助 20 萬元、18 萬元;參與制定 / 修訂,按主導資助額的 50%、30% 補貼。 國家 / 行業 / 區域標準:主導制定(含團體標準轉化),每項分別資助 8 萬元、4 萬元、3 萬元;主導修訂,按制定資助額的 50% 補貼。 政策依據:《河北省標準化資助辦法》 主導制修訂補助:國際標準 30 萬元 / 項、國家標準 20 萬元 / 項、行業標準 10 萬元 / 項(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管理)。 政策依據:《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標準化獎勵辦法 (試行)》 主導起草獎勵:國際標準 1000 萬元 / 項、國家標準 100 萬元 / 項、行業標準 80 萬元 / 項、省級地方標準 10 萬元 / 項。 參與起草獎勵:國際標準 100 萬元 / 項、國家標準 50 萬元 / 項、行業標準 40 萬元 / 項。 特色領域加碼:氫能、半導體領域標準額外獎勵 30%。 華東地區
市級政策(《上海市標準化推進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承擔國際、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及政府采信的團體標準制修訂項目,資助額度一般不超過 100 萬元(2023 年 11 月 22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 長寧區(長市監規〔2024〕1 號): ·國際標準:制定牽頭單位 80 萬元、非牽頭 30 萬元;修訂牽頭 16 萬元、非牽頭 6 萬元。 ·國家標準:制定第一起草單位 20 萬元(強制性 30 萬元)、非第一 5 萬元;修訂第一起草 4 萬元(強制性 6 萬元)、非第一 1 萬元。 ·團體標準(政府采信):制定第一起草 5 萬元、非第一 2 萬元;修訂第一起草 1 萬元、非第一 0.4 萬元。 省級政策(《山東省省級市場監管標準化獎補資金管理辦法》魯財工〔2024〕16 號): 標準制定:高水平國際標準最高 40 萬元、國家標準最高 20 萬元、地方標準最高 10 萬元。 試點示范:國家級 20 萬元、省級 10 萬元。 技術組織:國際標委會 TC 最高 50 萬元、SC 最高 40 萬元;全國標委會 TC 最高 40 萬元、SC 最高 30 萬元。 額外扶持:區域型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一次性 200 萬元,領域型 100 萬元;主導制定國際標準、優勢農業 / 關鍵領域國家標準,每項 50 萬元;其他領域重點國家標準每項 20 萬元。
政策依據:《福建省標準化工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國際標準:主導制定 / 修訂 100 萬元 / 項、參與制定 / 修訂 50 萬元 / 20 萬元 / 項。
國家 / 行業標準:主導制定 / 修訂 30 萬元 / 10 萬元、20 萬元 / 8 萬元;參與制定 / 修訂 15 萬元 / 10 萬元、10 萬元 / 8 萬元。 地方標準:主導制定 / 修訂 10 萬元 / 5 萬元。 特色獎勵:茶葉、水產領域標準額外獎勵 10 萬元。 政策依據:《浙江省標準創新貢獻獎管理辦法》 創新貢獻獎:重大貢獻獎 100 萬元、優秀貢獻獎 30 萬元。 試點示范:國家級 50 萬元、省級 30 萬元。 特色獎勵:數字經濟、綠色低碳領域標準獎勵 20 萬元。
政策依據:《安徽省支持制造強省建設若干政策》 標準制定:主導制定國際標準 100 萬元 / 項、國家標準 50 萬元 / 項。 特色獎勵: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領域標準獎勵 30 萬元。
華南地區
政策依據:《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實施標準化戰略專項資金管理細則》粵市監標準〔2025〕43 號 主導制定 / 修訂:國際標準最高 50 萬元、國家標準最高 30 萬元、行業標準最高 15 萬元、省級地方標準最高 10 萬元、“灣區標準” 最高 20 萬元、有較大影響的團體標準最高 10 萬元。 承擔省標委會標準體系規劃:牽頭單位最高 50 萬元。 政策依據:《廣西重要技術標準評選管理規定》 標準獎勵:國際標準 30 萬元 / 項、國家標準 20 萬元 / 項、行業標準 15 萬元 / 項、地方標準 10 萬元 / 項。 特色獎勵:團體標準 / 企業標準入選 “廣西重要標準” 獎勵 5 萬元;跨境物流、蔗糖領域標準獎勵 10 萬元。
政策依據:《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海南省貫徹落實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 的實施意見》 政策導向:將科技成果轉化的標準納入科技獎勵,各級政府將標準化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支持試點示范與表彰獎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華中地區
省級政策: 標準制定:主導制定國際標準 30 萬元 / 項、國家標準 20 萬元 / 項、行業標準 10 萬元 / 項。 試點示范:國家級 50 萬元、省級 30 萬元。 特色獎勵:工程機械、軌道交通領域標準獎勵 10 萬元。 長沙市(長政辦發〔2022〕31 號): 戰略性新興產業:主導制定國際標準最高 300 萬元、國家標準最高 100 萬元;參與制定(前 3 名)國際標準最高 200 萬元、國家標準最高 50 萬元。 標委會秘書處:承擔國際 TC/SC 秘書處最高 500 萬 / 200 萬元;全國 TC/SC 秘書處最高 100 萬 / 50 萬元。 團體標準:推廣效果好的,第一起草單位最高 10 萬元 / 項(每年不超過 20 個)。 株洲市(《株洲市標準化資助獎勵辦法》): 主導制定:國際標準最高 50 萬元、國家標準最高 30 萬元、行業標準最高 20 萬元、地方標準最高 10 萬元;修訂對應標準最高 20 萬、10 萬、10 萬、5 萬元。 專利轉換團體標準:每個最高 5 萬元,單個企業年度最高 10 萬元。 邵陽市 / 常德市 / 張家界市 / 益陽市 / 郴州市:主導制定國際標準獎勵 30-50 萬元、國家標準 20-30 萬元,團體標準最高 10 萬元,試點示范項目最高 50 萬元(各地略有差異)。 政策依據:《河南省標準化管理辦法》 標準制定:國際標準最高 50 萬元、國家標準最高 30 萬元、行業標準最高 20 萬元。 試點示范:國家級 20 萬元、省級 10 萬元。 特色獎勵:裝備制造、食品加工領域標準獎勵 10 萬元。
政策依據:《省質監局關于 2018 年標準研制資助的通知》 標準資助:國際標準 30 萬元 / 項(不限數量)、國家標準 20 萬元 / 項(不超過 10 個)、行業標準 10 萬元 / 項(不超過 15 個)、團體標準 5 萬元 / 項(不超過 5 個)。 西南地區
補助提升:主導制定國際標準從 10 萬元提至 50 萬元 / 項、國家標準從 4 萬元提至 30 萬元 / 項、行業標準從 3 萬元提至 15 萬元 / 項。 年度限額:同一單位年度內國家 / 行業標準(不含國際)補助總額不超過 80 萬元。
宜賓市
政策依據:《宜賓市標準化發展激勵政策》 主導制定:國際標準 100 萬元、國家標準 50 萬元、行業標準 30 萬元、省級地方標準 5 萬元、市級團體標準 2 萬元。 參與制定(前 3 名):國際標準 10 萬元、國家標準 5 萬元、行業標準 3 萬元。 試點示范:國家級 10 萬元、省級 5 萬元、市級 10 萬元。 2020 年專項:國家標準制定補助 20 萬元 / 項(限 3 項:大數據 1 項、其他 2 項);地方標準制定補助 5 萬元 / 項(限 16 項:工業 3 項、農業 6 項、服務業 4 項、大數據 3 項)。 特色獎勵:獲 “貴州標準” 認證項目獎勵 5 萬元。 政策依據:《云南省標準化財政資金管理辦法》(2025 年修訂) 國際標準:主導制定最高 50 萬元、參與制定最高 40 萬元。 國家標準:主導制定最高 30 萬元;參與制定(第 2 名)最高 20 萬元、(第 3 名及以后)最高 15 萬元。 特色領域:跨境電商、高原特色農業領域標準補助上浮 30%。 西北地區
政策依據:《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標準制定補助實施細則》 主導制修訂:國際標準 50 萬元、國家標準 30 萬元、行業標準 20 萬元、地方標準 10 萬元;參與制修訂按主導同類標準的 50% 補貼。 團體標準:高水平 / 廣覆蓋 / 效果好的,主導單位 8 萬元;達 “領跑者” 標準的,10 萬元。 政策依據:《甘肅省標準化條例》(2023 年修訂) 創新獎勵:國際標準最高 50 萬元、國家標準最高 30 萬元、行業標準最高 20 萬元。 技術組織:國際標委會 TC 最高 30 萬元 / 年、SC 最高 20 萬元 / 年。 特色獎勵:納入 “甘味” 農產品標準體系項目獎勵 10 萬元。 政策依據:《青海省關于優化科技創新體系提升科技創新供給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 獎勵標準:主導制定 / 修訂國家標準 50 萬元 / 項、國際標準 100 萬元 / 項。 政策依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標準化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標準制定:國際標準 50 萬元、國家標準 30 萬元、行業標準 20 萬元。 試點示范:國家級 30 萬元、省級 20 萬元。 特色獎勵:棉花、油氣領域標準獎勵 10 萬元。 東北地區
政策依據:《關于貫徹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 的實施意見》 政策導向:標準化經費納入省、市、縣三級預算,對標準研制、實施、推廣給予適當補助,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專項資金定額補助: 戰略項目:國家級最高 30 萬元、省級最高 25 萬元。 標準制定:主導國際標準最高 50 萬元、國家 / 行業標準最高 20 萬元、地方標準最高 10 萬元、團體 / 聯盟標準最高 10 萬元。 政策依據:《黑龍江省標準化創新發展獎補資金項目實施細則》 技術標準制定:主導國際標準最高 50 萬元、國家標準最高 20 萬元、行業標準最高 10 萬元、地方標準最高 5 萬元。 創新貢獻獎:獲 “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 一 / 二 / 三等獎,分別獎 100 萬 / 50 萬 / 30 萬元;獲 “黑龍江省標準創新貢獻獎” 一 / 二 / 三等獎,分別獎 15 萬 / 10 萬 / 5 萬元。
團體標準憑借高實用性與市場貼合度,已成為支撐我國標準化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 不僅能鞏固標準成果、傳播標準內容,還能保護版權專利,在推動行業進步、激發創新活力、促進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隨著政策持續優化與市場需求增長,未來團體標準將在更多行業、更深層次展現價值。建議企業結合自身業務與所在地區政策,積極參與標準制定,既能提升行業話語權,又能享受財政補貼,實現 “標準引領 + 政策紅利” 的雙重收益!